易学专家网

400-123-4567

不讲风水,你有本事把你的房子建去墓地?

2023-04-09 15:02分类: 易经注解 阅读:

 

不讲风水,你有本事把你的房子建去墓地?

一次在一个饭局,有个自称是搞科研的工作者,酒还没下肚,就开始狂喷:西方人搞的东西那叫科学,反观我们中国人整天研究的阴阳啊,风水啊,易经之类的,这些都不科学,太迷信……满嘴胡言,胡说八道,有个朋友听不下去,问了他一句:“你读过书吗?”

“你不就是你爸妈阴阳结合的产物吗?不讲风水,你有本事把你的房子建去墓地?《易经》是讲什么的书你知道吗?不读易不可为将相,听说过吗?”那位朋友说完两袖一挥就离开了饭局,自然,我也随后离开,跟这么一个不读书的人吃饭有什么意思呢?

不读书还算是比较客气的说法了,按我说,那个人简直可以用数典忘祖来形容了。《易经》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之根,怎容无端亵渎呢?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可亵渎的。

《易经》被誉为是“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,是中国古文化典籍中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,西方学者称之为“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”。然而,《易经》在很长时间被很多人认为仅仅是一部算命的书,真的是这样吗?如果不是,那《易经》究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,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古老而神秘的《易经》呢?

易经有三个版本,《连山易》《归藏易》和《周易》,分别形成于夏、商、周三个时代,《连山易》和《归藏易》已经失传,现在存于世的只有周易,为周文王所著。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,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,即“天人合一”,用易经的话来说,就是“裁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”。

由于易经的应用表达方式比较抽象,再加上语言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,所以这让后来的人很难理解。随着时间的发展,易经分为了两派,术数派与易理派,术数重在用,易理重在理。随后很多东西都从易经衍生了出来,奇门遁甲、梅花易数、大六壬、风水、算命、手相面相等等。

人更三圣,世历三古。要了解易经,我们要先了解三个圣人:伏羲、周文王和孔子。远古圣祖伏羲画八卦,中古圣王周文王作六十四卦,并卦辞。近古圣人孔子作易传十冀。

伏羲的故事,我们前面的文章《是谁把华夏人从洪荒中拉了出来?》与《伏羲发现的钥匙可开宇宙之门》已经有详细的论述,在此不再重复。下面我们来说“文王拘而演周易”的故事。

商纣王帝辛时代,周文王姬昌是商朝周地的一个诸侯王,时称西伯昌孔子为易经写了注解叫什么,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。姬昌勤于政事,善施仁德,广罗人才,励精图治,制定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。当年商纣王发明了残酷的炮烙之刑孔子为易经写了注解叫什么,姬昌很气愤,后向商纣王献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,纣王答应了姬昌的要求,废除了炮烙之刑,姬昌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。

周的国力日渐增强壮大,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。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候虎,暗中向纣王进言说,西伯到处行善,树立自己的威信,诸侯都向往他,恐怕不利于商王,于是商纣王就把姬昌拘进羑里,也就是关进了大牢,当年西伯侯姬昌已经82岁。

然后,在狱中的七年,姬昌,运用他的智慧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,推演出后天八卦,同时对六十四卦做卦辞,对卦辞和卦爻进行整理,以简朴的卦爻形式,推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,其内容所为,天地之化而不过,曲成万物而不遗。姬昌(周文王)之后,他的第四子周公旦做爻辞,又对易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,最终促成了《易经》这部伟大著作的成书。

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思考:文王作为一个诸侯国之君,82岁的高龄,深受人们的爱戴,他一定对天地自然的大道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了然于胸。于是他在羑里作了一个决定,他要“出一本书”,一本可以用于治国安邦,开悟百姓,以达宁静致远,天人相和境界的书。

于是以伏羲八卦作为基础,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演,为六十四卦的每一卦作辞解释。每一卦,都代表着天地变化的一个象,也就是在一个大的时间序列中,阴阳相合所推动出来的变化。若对此中道理了然于胸的人,就可轻易明确了解自己所处的境地,并根据卦象与事物的对应关系作出最有利的应对。

然而有一点,周文王在狱中写易经,为了避免商纣王的迫害,很多话不好明言,只能用吉、凶、悔、吝等卦辞来解释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,也就是每一卦里面有留白性,有的人能看懂理解透彻,有的人盲人摸象一知半解,结果使易经这部包含着中华文明大智慧的书,从一诞生起不讲风水,你有本事把你的房子建去墓地?,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

随着易经的传承与发展,古今很多圣贤都对易经作出自己的注解诠释,成一家之言。所以从易经里面就衍生出来诸多的学问。《易经》从出现到现在为止,光是解易经的书就大概有六七千种,存世的到现在我们能看见的也有三千种之多。

所以,圣王“写的书”怎么会是迷信呢?圣人对天地自然、万事万物的理解与阐述怎么会是迷信呢?如果“圣人之书”是迷信起名专家,现在社会上的书不就都是狗屎了?

除了伏羲和周文王对易经的贡献外,还有一位圣人孔子。中国的成语“韦编三绝”就描述了孔子对易经的痴迷。他废寝忘食,书不离手,捆扎易经竹简的牛皮筋都被磨断了三次。孔子钻研伏羲八卦的卦象和文王所写的卦辞,认为意境高深,只是文字艰涩难懂,于是对《易经》作出了自己的阐释,以辅助后来的学者理解。孔子的阐释共有十篇,叫做《易传》或者“十翼”。

1973年,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《易传》,就清楚地记载了孔子研易的故事。不仅是孔子,历代文人对《易经》也是推崇备至,唐太宗的宰相虞世南曾说:“不读易不可为将相。”除此之外,在当时古代的城市布局,建筑选址等也要以易经理论为指导,尤其是帝王陵寝的修建,必须严格按照风水布局建造,而风水理论的基石又是易经,易经的思维方式影响大多数中国人上观天象,下察地理,影响到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人生观,而且非常具体的指导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,深入到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

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,可以说是无处不在,八卦掌、太极拳等都来自易经理论。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、吴起、诸葛亮等都根据易经原理排兵布阵。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受易经的影响也很大,甚至边围棋也是根据易经原理演变出来的。

明代末年,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,十七世纪末,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的介绍,根据易经的原理发明了二进制。所以说易经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,一直到现在,就成为了世界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一部智慧宝典。

“自强不息不讲风水,你有本事把你的房子建去墓地?,厚德载物”,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。这两句话就分别出自于《周易·乾卦》的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和《周易·坤卦》的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。大意是说,君子处世,应像天一样,自我力求进步,刚毅坚卓,发愤图强,永不停息。也应像大地一样,厚实和顺,容载万物,这只是周易精神的一种体现孔子为易经写了注解叫什么,足以发人深省。

其实,易经是从宇宙和社会大规律的宏伟角度,提示一个渺小的个体如何顺天应人,谦虚谨慎,防微杜渐,努力修德,分辨不同的境况,采取相应的对策,并通过修德来趋吉避害,达到事业和人生的顺利。这也许是创造易经的圣人真正想要传达给后世的。

华夏学之《易学启蒙》系列专题,论述易学之奥妙,弘扬华夏正统文化,本文是第四篇,敬请期待后续文章。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:一笔兴华,。

易经

华夏文化之根

郑重声明:

上一篇:风水堂:故通孔子言求《易经》之道理可获得的功效

下一篇:易经是什么?我们先说易字,古人解释易有三:简易、不易和变易

相关推荐

关注我们

    易学专家网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