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学专家网

400-123-4567

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

2023-10-25 08:06分类: 诗词起名 阅读:

 

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

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

◆◆◆ ◆◆

中国的诗人里头如果排出前三名,那就是屈原、陶渊明、杜甫。

这不是一个印象式的结论,实际上是一个数据性的结论。他们三人的诗文,集中的概念、意涵、思想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的很多诗人的诗作当中,就像植入的基因一样,绵延在我们斯文中国的长河之中。

陶渊明到底是谁?

我们很多人头脑中记得“五柳先生”,但是《五柳先生》是陶渊明的文章,那里的人太完美了。有点像陶渊明写的《闲情赋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。但是要看更真实的陶渊明,还是要看他写自己的诗、写自己的文、写自己的诗序。

我是向阳,今天读了吗?本周我们一起读读陶渊明。

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

陶渊明

01

老农民陶渊明唱哀歌,一直穷到死

首先陶渊明是真穷,一直穷到死。

我们都听说了陶渊明是一个田园诗人,也听说过“悠然见南山”,但是陶渊明是真的一个彻彻底底的老农民。

“老农”这话不是别人说的,是他自己招的。“旧谷既没,新谷未登。颇为老农,而值年灾。”去年的粮食没了,新粮食还没收获,我真的是做了一个老农,还赶上了灾荒。

陶渊明是有好几块地,有的说法说至少有三块地,一块是园田居的那片地,还有一块地是西田的地,还有一块是下潠田的地。

但是种地这个事儿要让自己富足,太难了。所以陶渊明最后穷到什么地步?

穷到他后来写了一首《乞食》诗,要饭的诗。这首诗写的什么呢?

“饥来驱我去,不知竟何之。”人都说“驱”,驱赶的驱字用得好,说我不是自己想去,是饥寒,逼着我去,是赶着我去。

“行行至斯里,叩门拙言辞。”走啊走,走到一个人家,敲门,我都不会说话了。幸好,“主人解余意,遗赠岂虚来。”主人懂,懂得我的意思,没让我白来,送了我好多东西。

“感子漂母惠,愧我非韩才。”我感激主人,待我像漂母善待韩信一样,可惜我不是韩信。

“衔戢知何谢,冥报以相贻。”这感激之心我都藏在心里了,但生前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了,死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。

因为这首要饭的诗,让陶渊明的粉丝王维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,粉转黑。

王维曾是陶渊明的超级粉。他可是给陶渊明写过颂歌的人,可是天下第一个用诗歌体复刻《桃花源记》的人,但是陶渊明上门讨赞助,讨馈赠,讨饭,让王维觉得太羞耻了。

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

王维说了陶渊明什么坏话呢?

“近有陶潜,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,解印绶弃官去。”天下有这么一号陶渊明,不肯去委屈自己,弯腰去见督邮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,扔下官印就回家了。

“叩门拙言辞”,在讨饭的时候敲了人家门,话都不知道如何说,这不是屡屡乞讨的羞耻吗?你当年见督邮不肯,“一惭之不忍,而终身惭乎?”你就羞惭那么一次你都不肯三个字的诗名,结果你终身要羞惭,终身的羞耻。

王维有点想不通了,你陶渊明这是什么道理呢?你就是不肯忍受那么一会儿、那么一刻的面见督邮吗?督邮不就是人年轻一点、官小一点,你怎么这么一点小委屈都受不了呢?也许就不至于一辈子不断的饿肚子求人。

王维当然有理由这么说了,他是有别墅的人,他做官做得很顺。

但是说到底,王维还是肯定陶渊明的“固穷”的精神,把穷坚持到底的精神。

所以王维的内心对陶渊明还是存着敬仰之心,这是不容抹杀的。

02

遗书里的三大快乐:读书、听鸟叫、吹凉风

陶渊明活了多久呢?有很多种说法,梁启超先生认为是活了50多岁,北大的袁行霈先生认为是76岁,而最普遍的说法是63岁。

陶渊明的遗书一共有五篇三个字的诗名,一封书信,三篇挽歌辞,一篇自祭文(自己祭悼自己的文字)。

那封给儿子的遗书《与子俨等疏》,写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,那显然不是一封真正的遗书。那一年陶渊明大病一场,认为自己将死,所以写了这封遗书。

《与子俨等疏》里陶渊明给儿子交代些什么后事呢?

“告俨、俟、份、佚、佟。”告诉五个儿子,“天地赋命,生必有死。自古贤圣,谁独能免?”天地赋予你的生命,有生就必然有死,圣贤都没法避免。

“子夏有言曰:‘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’”子夏是孔子的弟子,他说了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

“发斯谈者,将非穷达不可妄求、寿夭永无外请故耶?”子夏为什么会说此生有命,富贵在天呢?因为穷困还是发达,不可妄求,你非分的追求也没用。长命还是短命,在你的命运之外去找辙也没用。

“性刚才拙,与物多忤。自量为己,必贻俗患”性格刚直,又没什么才气,与外界经常发生冲突。我打量自己,觉得自己在这个世间没法好好混。

“黾勉辞世,使汝等幼而饥寒。”我就不跟社会混了,我辞官回家了,但是让你们这帮孩子很小就饥寒交迫。

即便是半生穷困,但是陶渊明依然觉得自己有三大快乐,哪三大快乐呢?

一、读书。“少学琴书,偶爱闲静。开卷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”一高兴,连饭都不吃了。

二、“见树木交荫,时鸟变声,亦复欢然有喜。”我听到鸟叫都会高兴。

三、还有更大一个快乐。“常言:五六月中,北窗下卧,遇凉风暂至,自谓是羲皇上人。”也没什么很高的要求啊,就是大夏天,五、六月我在北窗底下躺着,有凉风吹过来,我就觉得很爽,简直是像羲皇上人,就像伏羲氏之前那些先人一样。

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

“意浅识罕,谓斯言可保;”我见识也很浅,也没见过什么。我以为这样的快乐是可以长久的保持下去。

“日月遂往,机巧好疏。缅求在昔,眇然如何?”时间就那么过去了。投机取巧的生活已经很疏远了,往日的美好生活也离我很远了。

接下来这几句话说得很动情,很无可奈何,作为一个父亲。“汝辈稚小家贫,每役柴水之劳,何时可免?”你们年纪还那么小,但是我们家那么贫穷,你们自己要亲自的打柴、挑水,什么时候才能不干这些活呢?

“念之在心,若何可言?”这些事儿我都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可是你让老爸我说什么是好呢?

最后说,“《诗》曰:‘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’”

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在《诗经》里的原意:看见高山就抬头看看,看见大路就好好的走。

但是到了《史记》里,这两句话被借代为,对那些有德行的人要敬仰、要学习,要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。

“虽不能尔,至心尚之。”孩子们你们虽然可能达不到那些有高尚德性人的高标准,但是你们应该往这个方向走啊。

好在陶渊明这次大病,虽然堪堪将死,并没有死。他是十年后才过世的。到了十年后,他真的要面对死亡了。但是当真正的死亡来临的时候,陶渊明反而变得比他五十多岁的时候更达观三个字的诗名,没有悲伤,没有遗憾。

03

给自己写悼词《自祭文》人生为“逆旅,不怨恨、不悔恨

赋里的美人,那是一个完美的人物

陶渊明对死亡什么态度啊?没态度,不悲伤、不沉痛,甚至不怨恨、不悔恨。酒没喝够,那就是开玩笑。这种达观的态度,在中国的文人中,在中国文人的诗文中也非常的少见。

陶渊明不劳动大家,自己给自己写悼词,而且非常的平静。

我们看看这一篇《自祭文》。“岁惟丁卯,律中无射。”今年是丁卯年,就是公元427年,农历九月。

“天寒夜长,风气萧索。鸿雁于征,草本黄落。”秋夜漫长,景象萧条,大雁南飞、草木枯黄。然后呢?

“陶子将辞逆旅之馆,永归于本宅。”我陶渊明将告别我人生之旅的旅馆,永远地回到我的真正的本乡、本宅了。我要回家了。

视人生为“逆旅”,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非常达观的说法,就把人生在世视做一趟旅行。我、我们在人间,就是个过客。

《自祭文》接下来的文字是陶渊明回顾了自己的一生,陶渊明关于自己的故事,在很多篇目中都有明确的讲述。

陶渊明的作品不多,总共就那么100多篇,124首诗,12篇文章,你哪怕一天读一篇,三个月也搞定了。

而且陶渊明的文章,大部分都是明白如话,你甚至不用查字典,就可以读得明白。你可以读出一个人来,这个人说的都是大实话,而且他用自己的语言,为中国的斯文的长河贡献了一幅非常美好的画卷,无可替代。

中国的诗人里头如果排出前三名,那就是屈原、陶渊明、杜甫。

这不是一个印象式的结论,实际上是一个数据性的结论。他们三人的诗文,集中的概念、意涵、思想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的很多诗人的诗作当中,就像植入的基因一样,绵延在我们斯文中国的长河之中。

幸好世间有一个陶渊明。

他本人过得苦,但是他的诗文是那么的有力量。我们感谢陶渊明。

郑重声明:

上一篇:诗经楚辞取名字:取自许景衡的诗句《庆嘉节》

下一篇:藏在诗词里的绝美名字有哪些,清新淡雅又好听

相关推荐

关注我们

    易学专家网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