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学专家网

400-123-4567

(历史文化)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谓教

2023-04-20 08:02分类: 阴阳五行 阅读:

 

(历史文化)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谓教

(历史文化)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谓教

【原文】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

【译文】天以阴阳变化,降为至善以立人者,称做性。随顺此天性之至善而行者,称做道。修道尽性以合于天,乃至化成天下,称做教。

【注释】

[1] 总说

宋·黎立武《中庸指归》:“周德衰而大德隐,夫子没而微言绝。子思忧之,乃取平日所闻于父师者,著而为书。首之曰‘命’、‘性’,曰‘道’、‘教’者,所以著名篇之旨也。‘命’、‘性’,中也。‘道’、‘教’,庸也。继之曰‘中’、‘和’,曰‘大本’、‘达道’者,所以明性道之藴也。”《中庸分章》:“中庸之德至矣,而其义微矣。首章以‘命’、‘性’、‘道’、‘教’明中庸之义,以‘戒’、‘惧’、‘谨’、‘独’明执中之道,以‘中和’明体用之一贯,以‘位育’明‘仁诚’之极功。”

朱熹《中庸章句》:“人之所以为人,道之所以为道,圣人之所以为教,原其所自,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。学者知之,则其于学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。故子思于此首发明之,读者所宜深体而默识也。”《四书或问》:“子思以是三言著于篇首,虽曰姑以释夫三者之名义,学者能因其所指而反身以验之,则其所知,岂独名义之间而已哉?盖有得乎天命之说,则知天之所以与我者,无一理之不备,有以得乎率性之说,则知我之所得乎天者,无一物之不该。有以得乎修道之说,则知圣人之所以教我者,莫非因其所固有而去其所本,无背其所至难,而从其所甚易。由是以往因其所固有之不可昧者,而益致其学问思辨之功;因其所甚易之不能已者,而益致其持守推行之力,则夫‘天命之性’、‘率性之道’,岂不昭然日用之间,而‘修道之教’,又将由我而后立矣?”

宋•卫湜《礼记集说》:临邛魏氏(了翁)曰:“大易,圣人所以开物济民者也。首于《乾》、《坤》,发明性善之义,曰‘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’,曰‘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’。凡各正性命于天地间者,未有不资于元。元则万善之长,四德之宗也。犹虑人之弗察也,于《系辞》申之曰:‘一阴一阳之谓道。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’犹曰是理也,行乎气之先,而人得之以为性云尔。曰‘成性存存,道义之门’,则又示人以知礼成性,道义皆由此出也。而终之曰:‘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将以顺性命之理。’是则《易》之为书,其大本要道,顾有先于此者乎?故子思于《中庸》,撮其要而言之。若曰天所以命于人则谓之性,率乎性而行之则谓之道,即是道而品节之以示训,则谓之教。呜呼!圣贤之心,后先一揆。故《中庸》之首,则《易》与诰、誓之首也。”马氏(睎孟)曰:“自‘天命之谓性’至‘率性之谓道’,则天人之理备矣。自‘率性之谓道’至‘修道之谓教’,则物我之治具矣。有以得于天而不遗于人,有以治于我而不遗于物,此其道所以具天地之纯、古今之大体也。”晋(严)陵钱氏(文子)曰:“‘性’、‘道’、‘教’三者,一篇之大旨。命,犹畀付也。天所畀付,非人所能。人所能者,率性修道也。性无不善,循而行之,是之谓道。道有品节,修而全之,是之谓教。自‘道不可离’而下,所以详言‘率性之谓道’。自‘哀公问政’而下,所以详言‘修道之谓教’。自‘仲尼祖述’而下,所以详言‘天命之谓性’。”新定顾氏(元常)曰:“以‘中庸’名书,而发端之词若此,明‘中庸’即‘天命之性’、‘率性之道’、‘修道之教’也。此性本体清明广大,所谓太极者也。良知良能具焉,万善出焉。曰‘中’,曰‘庸’,圣人所以明此性之德尔。人之生也,均禀此性。以形体言之,天亦由此理而生,由此理而运行。今而曰‘天命之谓性’,不以形体论,而以义理言之也。自然之理,谓之天。天之有命,理之所不容违者也。人性本于自然,不得不然,故曰:‘天命之谓性。’人伪不萌,顺理而动,圣人之能事毕矣。故曰:‘率性之谓道。’由是而有所述作,以纲理世变,以启迪人心,故曰:‘修道之谓教。’”

清•康熙《日讲四书解义•中庸上》(卷二):“此一章书,是子思正道统之传,以明天人合一之理。首节乃先言道之所自来也。”

[2] 天命之谓性

《尚书·汤诰》:“惟皇上帝,降衷于下民。若有恒性,克绥厥猷惟后。” 汉·孔安国《传》:“皇,大。上帝,天也。衷,善也。”唐·孔颖达《疏》(卷七):正义曰:“天生烝民,与之五常之性,使有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是天降善于下民也。天既与善于民,君当顺之,故下《传》云顺人有常之性,则是为君之道。”宋·苏轼《书传》:“衷,诚也。若,顺也。仁义之性,人所咸有,故言天降也。顺其有常之性。其无常者,喜怒哀乐之变,非性也。能安此道,乃君也。” 宋·黎立武《中庸指归》:“夫‘恒性’之秉,谓命之中,即此中也,即所谓‘天命谓性’也。顺性以‘绥猷’,有则以定命,即庸也,即所谓‘修道谓教’也。”

《左传·成十三年》:“民受天地之中以生,所谓命也,是以有动作、礼义、威仪之则,以定命也。”唐·孔颖达《春秋左传注疏》:“命虽受之天地,短长有本。顺理则寿考,逆理则夭折。是以有动作、礼义、威仪之法则,以定此命。言有法则命之长短得定,无法则夭折无恒也。”

汉·郑玄《礼记注》:“天命,谓天所命生人者也,是谓性命。”

唐·孔颖达《礼记注疏》:“案:《易·乾·彖》云‘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’是也。天本无体,亦无言语之命,但人感自然而生,有贤愚吉凶,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,故云‘天命’。老子云:‘道本无名,强名之曰道。’但人自然感生,有刚柔好恶,或仁、或义、或礼、或知、或信,是天性自然,故云‘谓之性’。”

朱熹《中庸章句》:“命,犹令也。性,即理也。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,气以成形,而理亦赋焉(历史文化)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谓教,犹命令也。于是人物之生,因各得其所赋之理,以为健顺五常之德,所谓性也。”《四书或问》:“天所以命乎人者,是则人之所以为性也。盖天之所以赋与万物而不能自己者,命也。吾之得乎是命以生而莫非全体者,性也。故以命言之,则曰‘元亨利贞’,而四时五行,庶类万化,莫不由是而出。以性言之,则曰‘仁义礼知’,而四端五典,万物万事之理,无不统于其间。盖在天在人,虽有性命之分,而其理则未尝不一。在人在物,虽有气禀之异,而其理则未尝不同。此吾之性所以纯粹至善,而非若荀杨韩子之所云也。”

宋·黎立武《中庸分章》:“人受天地之中以生,所谓命也。盖自无极之真、二五之精妙合而凝,而人生焉。无极之真,乃先天大易生生之理,为天地之中,人得之以成性。二五之精,乃后天形气变合,化生锺秀于人,人得之以成质。性,形而上也。质,形而下也。命也者,其理气合凝之初,天人赋受之际乎?然气有清浊厚薄,故质有高下美恶。惟性初一真,灵明静虚,人人之所同得。万理根于斯,万善萌于斯,盖‘维天之命,于穆不已’者也。”

宋•卫湜《礼记集说》:河南程氏(颐)曰:“‘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’者,天降是于下,万物流形,各正性命者,是所谓性也。循其性而不失,是所谓道也。”

蓝田吕氏(大临)曰:“‘性’与天道一也。天道降而在人,故谓之性。”又:“中者,天道也,天德也,降而在人,人禀而受之,是之谓性。《书》曰:‘惟皇上帝,降衷于下民。’《传》曰:‘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’此人性所以必善,故曰:‘天命之谓性。’”延平杨氏(时)曰:“性,天命也。命,天理也。道则性命之理而已。《孟子》道性善,盖原于此”,“性、命、道,三者一体而异名,初无二致也。故在天曰命,在人曰性,率性而行曰道,特所从言之异耳”,“尧舜所以为万世法,只是率性而已。所谓率性,循天理是也。”

涑水司马氏曰:“性者,物之所禀于天以生者也。命者,令也。天不言而无私,岂有命令付与于人哉?正以阴阳相推,八卦相荡,五行周流,四时运行,消息错综,变化无穷。庶物禀之以生,各正性命,其品万殊。人为万物之灵,得五行之秀气,故皆有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与身俱生。木为仁,金为义,火为礼,水为智,土为信。五常之本,既禀之于天,则不得不谓之天命也。水、火、金、木,非土无依,仁、义、礼、智,非信无成。《孟子》言‘四端’,苟无诚信,则非仁、义、礼、智矣。夫人禀五行而生,无问贤愚,其五常之性必具,顾其少多厚薄则不同矣。或相倍蓰,或相什百,或厚于此而薄于彼,或厚于彼而薄于此,多且厚者为圣贤,少且薄者为庸愚。故曰:‘天命之谓性。’”

[3] 率性之谓道

《易·说卦》:“昔者圣人之作易也,将以顺性命之理,是以立天之道,曰阴与阳;立地之道,曰柔与刚;立人之道,曰仁与义。”

朱熹《中庸章句》:“率,循也。道,犹路也。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,则其日用事物之间,莫不各有当行之路,是则所谓道也。”《四书或问》:“天命之性,仁义礼知而已。循其仁之性,则自父子之亲,以至于仁民爱物,皆道也。循其义之性,则自君臣之分,以至于敬长尊贤,皆道也。循其礼之性,则恭敬辞让之节文,皆道也。循其知之性,则是非邪正之分别,亦道也。盖所谓性者,无一理之不具。故所谓道者,不待外求而无所不备。所谓性者诚的五行属性是木吗,无一物之不得。故所谓道者,不假人为而无所不周,虽鸟兽草木之生,仅得形气之偏,而不能有以通贯乎全体,然其知觉运动、荣瘁开落,亦皆循其性而各有自然之理焉。至于虎狼之父子、蝼蚁之君臣、豺獭之报本、睢鸠之有别,则其形气之所偏,又反有以存其义理之所得,尤可以见天命之本然,初无间隔,而所谓道者,亦未尝不在是也。是岂有待于人为,而亦岂人之所得为哉?”

宋·黎立武《中庸分章》:“性者,道之体也。其本体曰仁而已,其变体曰五常。道存乎五常,达道存乎五典。五常备诸己,五典施诸人。尽己尽人,惟至诚合内外之道。仁始于父子,而胞与推焉。义始于君臣,而絜矩推焉。礼始于夫妇,‘三千’、‘三百’推焉。知始于长幼,而亲疎隆杀推焉。信始于朋友,而与国人交推焉。未发存诸己,发则施诸人。存诸己者,性初固有之真。施诸人者,性分当然之则。此大本所以为达道,率性所以谓之道也。”

宋•卫湜《礼记集说》:延平杨氏(时)曰:“如《易》所谓‘圣人之作《易》,将以顺性命之理’是也。”

[4] 修道之谓教

《易·系辞》:“子曰:易其至矣乎!夫易,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。知崇礼卑,崇效天,卑法地。天地设位,而易行乎其中矣。成性存存,道义之门。”

宋·张浚《紫岩易传上》(卷七):“圣人用易以成其德业,心术之妙,与天地为一,所不可得而见也,而著诸天下,见诸行事。曰知,曰礼,庶几其可以推明之。圣人清明之知,仰稽于天。道德仁义之化,自是而行,故德以之日新。圣人中正之礼,俯则于地。纲纪法度之数,自是而出,故业以之富有。天地之道,圣人实体之于身,所以德业盛大,足以配天地而成其能。夫圣人非体天地也,体易也。易与天地,非一非二,故曰:‘天地设位,易行乎其中矣。’呜呼!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。易道具于所性之中,与生俱生,率而成之,存者存矣。若道若义,自我流出,无不悉契天人之心。德业之崇广,其孰御之哉?圣人勉后世而进之于易,是以发其微端于此云。”

朱熹《中庸章句》:“修,品节之也。性道虽同,而气禀或异,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,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,以为法于天下,则谓之教,若礼、乐、刑、政之属是也。”《四书或问》:“言圣人因是道而品节之,以立法垂训于天下,是则所谓教也。盖‘天命之性’、‘率性之道’,皆理之自然,而人物之所同得者也。人虽得其形气之正,然其清浊厚薄之禀,亦有不得不异者。是以贤智者或失之过,愚不肖者或不能及,而得于此者亦或不能无失于彼。是以私意人欲或生其间,而于所谓性者不免有所昏蔽错杂,而无以全其所受之正。性有不全,则于所谓道者,固以有所乖戾舛逆,而无以适乎所行之宜。唯圣人之心,清明纯粹,天理浑然,无所亏阙,故能因其道之所在而为之品节防范,立法以教于天下,使夫过不及者,有以取中焉。盖有以辨其亲疏之杀,而使之各尽其情,则仁之为教立矣。有以别其贵贱之等,而使之各尽其分,则义之为教行矣。为之制度文为,使之有以守而不失,则礼之为教得矣。为之开导禁止,使之有以别而不差,则知之为教明矣。夫如是,是以人无知愚,事无大小,皆得有所持循据守,以去其人欲之私,而复乎天理之正。推而至于天下之物,则以顺其所欲,违其所恶,因其材质之宜(历史文化)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谓教,以致其用制其取用之节以遂其生,皆有政事之施焉。此则圣人所以财成天地之道,以致其弥缝辅赞之功,然亦未始外乎人之所受乎天者而强为之也。”

宋·黎立武《中庸分章》:“人同此性,则同此道,然或气禀不齐,不能知其固有,不能全其本然,所贵乎为圣、为贤、为君、为师,尽己之性,以尽人之性,言行以为法则,礼制以为品节,政令以为范防,使斯民节其情,复其性而由其道,是之谓教。夫天命谓性者,太极所以行也。率性谓道者,人极所以立也。修道谓教者,皇极所以建也。此中庸之义也。”

宋·郑刚中《周易窥余》(卷五):“圣人之教,能尽己之性,以尽物之性,则教无不善矣。”

【解读】

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”,章首三句是《中庸》全书之总纲,旨在解释“中庸”之义,而“性”、“道”之别、天人合一之理已涵在其中。程、朱以来,不少注者重视以《周易》解读《中庸》,从不同角度对这三句话进行诠释,对于把握“天命”、“性”、“道”、“教”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和理解三句话中所包含的义理颇有裨益,可以作为传统注释的补充。兹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略作梳理分析。

一、以《易》之《乾》“九二”、《坤》“六五”解章首

《乾》“九二”《文言》:子曰:“龙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,闲邪存其诚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《易》曰:‘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’君德也。”

《坤》:“六五,黃裳元吉。象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”《文言》:“君子黄中通理,正位居体,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,发于事业,美之至也。”

宋·黎立武《中庸指归》:“《书》曰‘帝降’,《传》曰‘民受中降’。受之初,具天地之全,涵先天之妙。在《乾》‘九二’,人道之始,故曰‘龙德正中’,而进乎天德,此中之体也。在《坤》‘六五’,心君之位,故曰‘黄中通理,正位居体’,此中之位也。

○道之大,原出于天。自龙图出而人文阐,羲画具而文籍生,故易者,群经宗祖也。《乾》‘九二’曰:‘龙德而正中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,闲邪存其诚,德博而化。’又曰:‘学以聚之,问以辨之,宽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’然则中庸之所以名,与夫诚以尽中庸之性,化以极中庸之功,学问思辨以明中庸之道,盖本诸此。中庸之道,独于《乾》‘九二’明之,何也?《乾》‘二’,人道之始也。中庸,人道之本也。卦列三画,以象三才。人受天地之中以生,自卦之象言之,则人为中;自卦之体言之,则君位为中;自卦之德言之,则大本为中。一爻具三义,其实相为表里也。

○兼山氏曰:“极天下至正谓之中,通天下至变谓之庸。”中,其体也;庸,其用也。圣人得于中,用于天下。得于中者,合‘性’、‘命’言之;用于天下者,兼‘道’、‘教’言之,皆主人道为言也。尝求数之未形,见天地之数起于中合,中合之变起于自然,而不可推移。故民受天地之中以生,所谓命也。性者,本于天命,而物之大原,尽性则无余事矣。循是而行焉谓道,修是而行焉谓教。性也,道也,教也,内外相成之道,是三者得之,然后为中庸之道。”

黎氏的观点主要来自程门弟子兼山氏郭忠孝,以中指性、庸指道,都是就人道而言。中,是“太极之真”,与程门另一弟子吕大临意思接近,“中者,天道也,天德也,降而在人,人禀而受之,是之谓性。”性为道之体,其本体为仁。道即存乎人伦之中。因此,章首三句,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:“圣人得于中,用于天下”。

《乾》“九二”为人道之始,“龙德而正中”,即“天命之性”。“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,闲邪存其诚,德博而化”、“学以聚之,问以辨之,宽以居之,仁以行之”,即率性修道,所谓至诚尽性,明中庸之道,化成天下,皆由此而来。《坤》之“六五”为“心君之位”、中之正位。其理指有土有民,乾非坤土,无以成其位。人心虚中而应天地,象坤之中虚。意思大概是说,圣人心涵太虚,立天下之正位而不失其节,如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。

宋·林栗《周易经传集解》(卷一):“黄中,天之色也,于五行为土,于五事为思,于五常为信。仁义礼智皆出乎信,故黄为通理;东西南北皆准于中,故黄为正位;四支百体皆听于心,故黄为居体,六五之谓矣。黄之为色,煜然而有光辉也。故曰‘美在其中’。阴之获阳,斯为美矣。犹‘六三’之‘含章’也。孟子曰:‘仁义礼智,根于心,其生色也,睟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。’四体不言而喻,其畅于四支,发于事业之谓乎!”宋·郭雍《郭氏传家易说》(卷一): “君子有至美之德,能通天下之理,故可以正君之位,居君之体,而德与位称也。是以近而畅于四支,大而发于事业,见于四方万里之远者,无非在中之美德也。充之足以保四海,是为美德之至。夫圣人治天下国家之道,必本于正心修身之微,是以‘六五’君子之发于事业者,盖由在中之美,能通天下之理而已。”

二、以《系辞上》第五章注解章首

《系辞上》第五章原文:

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。显诸仁,藏诸用,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,盛德大业至矣哉!富有之谓大业,日新之谓盛德。生生之谓易,成象之谓乾,效法之谓坤,极数知来之谓占,通变之谓事,阴阳不测之谓神。”

清•乾隆《御制文二集•读〈易•系辞上传〉第五章书义》(卷三十六)(梁国治、董诰编):“此章与《中庸》首章相表里,子思或有承乎是章之义乎!盖‘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,成之者性’,即所谓‘天命之谓性’也。‘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’,即所谓‘率性之谓道’也。‘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’,即所谓‘修道之谓教’也。”

清·胡煦《周易函书约注·系辞上传》(卷十三):“此章说一元之亨,著太极之大用。前四节说‘天命之性’,却是全说天道,见道之周于天壤,兼人物,贯始终,彻微显,日新而不穷,富有而各足,莫非阴阳之变动,因在既形以后,是布濩(散布也)之大用,故言道。末节言易中阴阳成能而不测,莫非此道之用,与‘率性之谓道’相同,特《中庸》言人,此言《易》耳。道者在天之易,易者在人之道也。”

《御制文二集》与《约注》见解不同。胡煦的观点,从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至“日新之谓盛德”,都是在说“天命之谓性”。二者的相同点都是以“一阴一阳”指天命。“一阴一阳”,与《说卦》“立天之道,曰阴与阳”中“阴阳”的意思相同。唐·孔颖达《周易注疏》卷首:“案《乾凿度》云:孔子曰:‘阳三阴四,位之正也。’故《易》卦六十四,分为上下而象阴阳也。夫阳道纯而奇,故《上篇》三十,所以象阳也。阴道不纯而偶,故《下篇》三十四,所以法阴也。《乾》、《坤》者,阴阳之本始,万物之祖宗,故为《上篇》之始而尊之也。离为日,坎为月。日月之道,阴阳之经,所以始终万物。故以《坎》、《离》为上篇之终也。《咸》、《恒》者,男女之始,夫妇之道也。人道之兴,必由夫妇,所以奉承祖宗,为天地之主,故为《下篇》之始而贵之也。《既济》、《未济》为最终者,所以明戒慎而全王道也。以此言之,则上下二篇,文王所定,夫子作纬,以释其义也。”

清·胡煦《周易函书约注·系辞上传》(卷十三):“阴阳者,太极之动,神化之妙用也。道者,大用之充周各得也,因在方动时,非形气可执,故但言阴阳。此元之亨也,乃利贞之大用,悉出其中,故谓为道。未亨之元,即太极,是不可思议、不可言说者也。图自两仪,加至六画,而万事万物之理悉备,皆此阴阳之叠运所为。故圣人举天下有作有为,充周四达之道悉归诸阴阳。夫易冒天下之道,大而经纶参赞,小而夫妇居室,语黙动静,皆道也,皆此阴阳之充周布濩。故曰‘一阴一阳之谓道’。阴阳既形而道始可见。‘善’与‘性’,皆乾元已亨,阴阳之既形,故以为道。性,则‘保合太和’之事,故说在阴阳之后。盖一元之理乃太极之藴含,非可言说,其有可言,皆亨而利贞之事。‘继’,兼赋者、受者而言,明成性之有自来,见天人之致一也。‘善’,即长善之善,从‘保合太和’来,全无戾气,浑是生机。《乾彖》说‘各正性命’,便是赋畀之事,便是‘天命之谓性’,此义已具前节道字中。然自人受之,则为继矣。继则有顺受无违之义。《乾》之《文言》本‘元亨利贞’说出‘长善’、‘嘉会’、‘和义’、‘事干’,便是受者之事,便是‘率性之谓道’。然必提‘元亨利贞’四字于上,见太和之保合出于乾元,明善之所继、性之所成有自来耳。既有所本而适出其后,是之谓继。四德俱全,无少缺欠,是之谓成。‘成’字与‘各正’相似,利之贞也。继兼所赋而言,成自所受而言。继也者,此赋而彼受,相续而不绝也。”

三、以《乾》卦《彖辞》、《文言》解章首

《乾·彖》:“大哉乾元!万物资始,乃统天。云行雨施,品物流形。大明终始,六位时成,时乘六龙以御天。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。”

《乾·文言》曰:“元者,善之长也。亨者,嘉之会也。利者,义之和也。贞者,事之干也。君子体仁足以长人,嘉会足以合礼,利物足以和义,贞固足以干事。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‘乾,元亨利贞’。”

胡煦《周易函书约注·周易上经·卦画原始》(卷一):“《乾彖》言‘天命之谓性’,《文言》言‘率性之谓道’也。太和者,乾元之生气,性命之根蒂,自乾而赋,无可分别,故浑而言之为太和。至秉受于人,则有四德之可验矣。‘保’言其固,谓范之而无过。‘合’言其聚,谓凝之而不散。如不知《乾彖》,专言赋畀之事,则不解《周易》为圣人传道之书。”

明·杨爵《周易辩录》(卷一):“元为善之长,亨为嘉之会,利为义之和,贞为事之干,‘天命之谓性’也。‘体仁足以长人诚的五行属性是木吗,嘉会足以合礼,利物足以和,义贞固足以干事’,‘率性之谓道’也。命与性一也。降自天为命,具于人为性。性与道一也。统于心为性,见于行为道。体用一原诚的五行属性是木吗,显微无间也。”

胡、杨的解释,与孔氏以“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”解“天命”,朱氏以四德解“天命”,以仁义礼智为“性”等诸说相承。《系辞》“继之者善”,亦即《乾》之四德。

四、以《说卦》解章首。

《说卦》: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。昔者圣人之作易也,将以顺性命之理。是以立天之道,曰阴与阳;立地之道,曰柔与刚;立人之道,曰仁与义。”

元·保巴《周易原旨》(卷八):“性即理。天理流行,赋予万物,是之谓命。人所禀受,莫匪至善,是之谓性。易穷天理,使人尽性以至于命耳。大哉易也!性命之源乎?‘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’,昔者圣人之作易也,夫岂徒哉?将以教人顺性命之理耳。”汉·刘劭《人物志·九征》:“含元一以为质,禀阴阳以立性。”宋·苏轼《东坡易传·系辞传上》:“性者,所以为人者也。非是无以成道矣。”

以上四种角度解读,其实一理相通。胡煦云:“道者,在天之易。易者,在人之道。在道则言阴阳,在易故言乾坤。”综合这些材料,章首三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,太极阴阳变化,在人为性。君子以诚体仁,上合于天道,则为继善成性以至于命。《系辞》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,成之者性”,即“天命之谓性”;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”,即“率性之谓道”;《说卦》“穷理尽性,以至于命”,即“修道之谓教”,所谓即道而致存察之功,明天人合一之理,尽己之性,以尽天地万物之性,化成天下。乾坤为阴阳之主,故言‘命’、‘性’、‘道’、‘教’,则乾坤亦在其中。

郑重声明:

上一篇:五行属水的名字有哪些?五行属性为水并且非常好听

下一篇:宝宝100分起名男孩吉祥取名字大全,男孩起名大全精选300个

相关推荐

关注我们

    易学专家网
返回顶部